本周在初三AC2班教学了《醉翁亭记》,带着学生又一次走近欧阳修,探寻他的人生轨迹,了解他的精神气质。一个真实、刚正不阿、率真洒脱的形象展现眼前,千年前,因为他,即使被贬滁州仍然能够发现南夷之地的美丽。
山水,对中国人而言,早已经远超自然景观的范畴,只因它承载了超越了日常世俗世界的精神追求。因为山水中,有治愈创伤的力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芳草萋萋、林木挺拔、流水淙淙,俗世的烦忧哪有不抛到脑后的道理?
课程结束时,我说“人生总有磕磕绊绊,人生哪可能总在云端,低落时,不妨去山水间,因为山水能疗伤,能治愈。当年滁州的山水治愈了欧阳修,现在他的文章也治愈了无数人。”一时兴起,让学生课后创作《低落时,去山水间》,佳作应运生——
车马喧嚣,徒增心中烦躁,曾几何时,内心的愁绪又如烟消散在了景中。浮华的街道,内心不觉低落,眼前,毅然挺立着葱茏的山,便不觉得向着林间走去了。时光让我寻找着“他的踪迹”。
他,庐陵欧阳修也,曾在被贬滁州的时刻写下了千古名篇,环城的峰峦连绵,植被覆盖,密林深处,酿泉汩汩流,泻出两峰之中,醉翁亭孤傲地立于泉上,静谧于秀美山水之巅。忆太守筵席,其乐融融,起坐而喧,醉乐其间。也许心情郁闷,但看山与水的交汇,光与影的交融,又怎能不心生愉悦,饮烈酒一白,便醉倒山水。贬谪的不顺于无形中融进了山水写意,消散于层叠云雾。
回神,阳光落下穿过林荫,直照大地,戏耍着光与影的魔术,勾弄着我的心弦,林荫静谧,空无人迹,只有断续的鸟鸣传向更远的山脚。倚于一棵树上,闭眼,记忆中的他颓然地望着西去的归鸟,又重新站了起来,在大喜之后落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拿宦海无法,却在山水之间抚慰心灵的创伤。睁眼,如梦一场,也在不觉间与他的身影重叠。残红的晚霞照着山林鸟归,游人去,宾客走。起身,远去……低落时,去山水间。
——初三AC2班 马丹墀
清风撼绿树,似绿蝶振翅飞,扇得那日光晦明变化若金箔,簌簌扑在脸颊上。洗耳听,有汩汩泉水挣石而出;举目望,有锦绣山河敞开入怀。宴酣之乐,觥筹交错之间,他却颓然乎其间……是醉那手中一盏酒,还是滁人游时的笑靥,亦或是眼前山水拱手作揖,排挞旋至他跟前的那杯良药琼浆?他笑着摆了摆手:山水乃挚友。低落时,他喜去山水间,醒行,醒性,醒心。
以环滁山作碗,酿泉一捧,醉翁亭一点,清风、云缕各半勺,点朝暮,洒四时,良药成!对症下药,一饮而下,他觉着仿佛筋骨重塑,神清气爽,何谈低落?野芳的幽香,佳木的繁阴,古朴原始的气息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无论身处何方,与其沉湎于自己的心绪,更重要的是增进当地民生福祉。民乐,他乐其乐,这才是他内心真正所追求的。
思毕,展颜缓步踏出这山水,转而与低落挥手,向山水道谢。
——初三AC2班 汪妤茜
好一句“以环滁山作碗,酿泉一捧,醉翁亭一点,清风、云缕各半勺,点朝暮,洒四时,良药成!”学生大气的语言与格局,直言山水为药,既然被俗事俗世烦扰,身心俱疲,何妨以之为药,饮它一杯。我感动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略知“人生处处有青山,青山处处可当药”。
山水无言,却承载着天地之大美大智。山水风光中蕴藏着许多哲学命题,壮丽秀美的山川不仅给予我们诗意的馈赠,而且疗救抚慰着我们受伤的心灵。
低落时,不妨去山间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