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每到元旦之日就让人感觉新年的接近,到了学校放寒假时就预示着真过年了。每年在这个时候我就会盘算着这个年怎么去过,计划好每一天我要做那些事,购买什么年货,今年也是如此。
新学校事务多,熬到放假日已是腊月二十八,开心地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年。出发前感觉岁月一切静好,走在半路突然看到新闻报道说武汉封城了,忽闻此事也没被惊到,只是觉得可能这个冠状病毒只在武汉传播,所以心中只为武汉担忧。
就在回家的第三天,还没来得及品味春节的欢愉。村里村外,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谈论所有地方不能进出了,手机电视铺天盖地的在报道宣讲。地方管控都来了,似乎是一夜间这个世界变了,每个人生活都改变了,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店铺里口罩没有,酒精没有,消毒液也没有,再加上听到离我们几公里的地方有人感染了,恐慌和焦躁蔓延了开来。
每日看到新闻里暴增的数字,看到身上裹着厚重防护服的医务战士的身影,看到患者及家属无助且茫然的眼神,我们无不为同胞们动容和担忧。
村头的进出通道都封闭了,村口的大喇叭不停地宣讲,战场上忙碌的战士们用生命在告诫我们“在家不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大家都要无条件服从。
看形势是一场持久战,该做好每天的计划了。这样,既能响应国家政策又能平复心情,所以计划好好利用这段时间陪陪父母说说话,帮他们做做饭,闲暇时看看书。老家的书不多,我们随身织带了几本,其中有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慢煮生活》。
汪曾祺是我们扬州人,看他的书有一种回到久远的故乡之感,好像在聆听一位老人慢悠悠地讲述过去的故事。《慢煮生活》主要介绍农村的瓜果蔬菜、小花小草、虾蟹鱼鳖等等,初一看,感觉这不是什么文章,就是大白话,但是细细品,那充满乡土气息的描写,轻松中带有一点幽默 ,平淡里蕴藏生活的哲理。
疫情特殊期如果不平复好自己的心境是无法品尝到其中的韵味的。一旦静不下来,阅读的趣味就少了一大半。
静下心来细品,汪曾祺笔下的花鸟虫兽的世界透出的是生活的恬适与生命的美好,淡雅清新,如细雨滋润万物。书中描写的一草一木,都赋予了草木生命和精神。天南海北的美食在他的笔下一道道呈现,让人看了垂涎三尺。
有一道《咸菜茨菇汤》吸引了我,很想做来尝尝,记忆中我好像没吃过,因为在他笔下好像味道还不错,很适合过年解腻,食材又简单,在老家信手拈来。每年入冬后,几乎家家都会把大白菜洗净晾干后腌制在大缸里,一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所以过年时家里还会储备很多的。家乡是鱼米之乡,茨菇也是特产,过年都会购买好多,可以炖肉,可以煮汤。
按照书中说法,开始学做。清早就要把咸菜洗净泡水去盐,这样做出来的汤才不会咸,茨菇去皮洗净切片。准备一些葱姜,热锅下油,煸葱姜下咸菜茨菇翻炒,直至咸菜变软放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五分钟即可。
这样的汤的确很解腻,咸菜不咸反而有点鲜,特别是咸菜的叶子,放入口中滑滑的,茨菇糯甜粉,味道很不错,喝汤感觉没有腻感,还有一股淡淡的咸菜香,很是清爽。如果夏天食用,感觉应该会更好。
《慢煮生活》里也讲到了先生过去的一些生活经历,写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七载云烟》这一篇,讲述的就是西南联大的生活。汪曾琪在西南联大学习整整七年,七年里几乎哪里也没去,就呆在昆明的一角。他对那段岁月充满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留念和回味,每一个片段都那么有生活味,有烟火气。读着读着,仿佛就去到了那久远的年代,走进了昆明的老街,老茶馆的茶水还是那么清澈,卖瓜子的小姑娘正在低声叫卖。联大图书馆前梅贻琦正在主持“国民月会”,闻一多朱自清曾绍伦都是一袭破衫,各有“侠骨仙气”。一束光阴付苦茶,两袖清风写日月。联大的师性用超乎寻常的坚定和信心书写着一段历史华章 ,留给昆明留给世人宝贵的财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慢煮生活》不是怠慢,不是缓慢,而是一种闲适,是一种对生活的从容优雅。只有经历过生活的风风雨雨, 对生活有着深刻认知和体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才能拥有那份心境和品位,才会拥有那种智慧和情怀,才能进入“慢煮生活”的状态。
疫情之下,能读到这样的书着实是一种心里治愈。
苏外南京校区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