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那是家的缩影,是灵魂的归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追求。小时候,父母为能盖起一座瓦房而挥洒汗水、拼命劳作,为家人筑一处爱的港湾;如今的我们,也早已为人父母,行走在努力供房的路上,披星戴月、奔波忙碌。
房子,在变迁,不变的,是对家的记忆。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约摸四五岁的样子,母亲便把家里扫地的活分配给了我。那时,我们住着一个泥土房,地面坑坑洼洼,扫地的时候洼进去的地方要反复挥好几下扫帚,每每把家里两间小小的房间扫完,小手已酸疼酸疼。
后来,村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陆续盖起了瓦房,隔一段时间便有盖新房的人家上梁撒馒头。当壮实的工头把满满一笆斗点着红点的馒头扛上梁时,房子下面早已挤满了一个个小脑袋,那是从村子四面八方跑来抢馒头的孩子们,当雪白的馒头从高高的房梁上撒下,孩子们便使出浑身解数,拱、顶、钻、扒……抢到馒头的喜滋滋地捧着馒头回家,没抢到的孩子便哭着拽着妈妈的衣角让去主人家要一个。 后来,我家也盖了新房,盖房子的那几日,我们一家贴着邻居家的屋子用塑料皮搭了个临时帐篷,打着地铺,条件很艰苦,而我和弟弟却住的分外开心,躺在地铺上躲在厚实的棉被里看《三国演义》,感觉特别美妙!
如今,老家的乡亲们早已盖上了崭新的小楼房,而我家那座瓦房依然亲切地站在那里,纵使年老失修、青苔满墙,但院子里的两棵银杏树,却越发茁壮。那里,流淌过父母的汗水,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
长大后,生活的小区很漂亮,但活动的区域却越来越少。隔壁来了新邻居,顶多也只是微微一笑 ,一扇门隔住了人,也隔住了心。因此,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便显得格外温暖与重要。每天清晨,睡眼惺忪中大宝小宝撒娇似在自己的身上爬上爬下,每个夜晚,就算窝在沙发里看看电视也格外的轻松愉快。
真诚地希望, 房子在变迁的同时,不变的,是人的心情。
苏外南京校区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