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的巴乐园,我想幼教人都不会陌生,在这个小人国里央视曾用镜头记录了几位孩子的成长,这是一部长达12年的纪录片《零零后》,孩子们一同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小人国里2岁的小男孩锡坤曾暖化无数人的心,也是我们儿童心理发展课堂上经典案例,他有着惊人惊叹的探索精神也唤起无数学前教育的老师对儿童的向往,而12年后的锡坤却只想蒙在被子里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
同一幼儿园的一一,在成人看来是个“不合群”的孩子,总是爱一个人玩、一个人发呆、一个人吃饭睡觉,长大后的一一却散发着真实、怡然、笃定的气质,她不试图改变、讨好别人、而是肯定自己、爱自己。
孩子们的成长、变化来自于方方面面,有家庭教育的左右也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我们时常听到家长们忧心的倾诉:我家孩子比较内敛、慢热,不太会和人打交道,老师你要多费心了让他活泼点;老师我家孩子很闹腾,特别活泼热情你可不要太温柔了,怕你管不住他得让他安静点;老师我家孩子只爱自己玩,我尝试过很多次的引导,但他还是不合群,我很担心;老师我家孩子运动很棒,但是语言表达不行,你要帮我多纠正啊……此类种种,好像孩子们已经被分类标签后亟待“修正”了,不能太闹腾、不能太安静、不能太自我、不能太不合群、不能太要强、不能太柔弱……这么多不完美的孩子呢,那完美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有完美的模板去复制吗?我们需要统一标准的完美孩子吗?你的孩子真的不完美吗?
教育从来不是生产流水线,谁也无法完全用今天的经验去教育明天的孩子,没有两片一样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着自身特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既然生而不同,那何不尝试接纳孩子们的一切,给孩子们一个更为自由生长的空间呢。在今天的学习培训中周园长说到一个案例让我感受颇深,班级中有一个特别的孩子,他执着于不停的旋转,在班级表演中老师不愿落下任何一个孩子,包括这个在他人眼中“有问题”的孩子,既然孩子喜欢旋转那就给孩子安排一个龙卷风的角色,让他尽情发挥吧,老师小小的安排让家长热泪盈眶也温暖了我的内心,尝试换个角度吧,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肯定孩子的特质,引导陪伴他去他想去的方向。
我相信不管是一棵小草、一朵玫瑰还是一颗松柏,接纳了自己,都会绽放最舒展最美的姿态;再高贵的品种若被强行扭曲生长出的也是毫无生机的木头。
苏外南京校区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