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孩子们触摸国学,一路走来,已是第五个学期。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编写的国学系列教材,我们已经用了四个学期,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从《千字文》到《笠翁对韵》,而本册第五册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论语》中相关的集句。也许我是个伪国学老师,因为《论语》真的没有全篇读过。但关于《论语》的解读,有几本书倒是读过。在此也推荐给大家,一本是傅佩荣老师的《国学的天空》, 还有一本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其次是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看着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句、成语原来来自于《论语》,更是钦佩孔圣人的无限智慧。
读《论语》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其中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论语》的光芒照亮孩子们,不,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并体现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在点点滴滴的言行里。
在绝大多数家庭以孩子为生活核心的模式里,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迷失了自己。认为大人所给予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稍不满意就耍脾气。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的年龄增长,更有甚者出言不逊。我们不禁想问: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论语》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让困顿的心灵有了方向。20个篇章, 15800个字,不同的主题散落在不同的章节里,编辑们费劲心思,提炼、组合,将百善孝为先的”孝”作为10个单元的首选。《孝为根本》 《无违为孝》 , 这是有子提出孝悌“为人之本”的思想,是孔子对不同弟子问孝的智慧应答。其中,我们对孔子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作为重点讨论对象。当下孩子们对自己的生日庆祝期待值很高,总想到父母应该给自己准备一个豪华派对,反观孩子们呢,有的连父母的生曰都不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喜,惧,又为何由?亲情中,这一复杂的情感,在反复涵咏中明晰。联系当下,何为孝?身体健康,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即为孝;学习踏实勤勉,不让父母回家后焦虑即为孝……我们拓展很多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卧冰求鲤”的王祥, “脱衣饱蚊”的吴猛,已七旬的老菜子装扮小孩子,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唱歌跳舞给父母看,还发出婴儿一样的哭声让父母开心。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不管多大,永远都是孩子。
学完这一课,孩子们对于家长们的无私付出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为人子女,何为敬孝,应该如何尽孝。有德才有才,无孝即无德。
让我们借国学的东风,打开《论语》之门,借先贤之智慧,从容地行走在美好的人生之路上。
苏外本部 杨竹娟